
在互聯網浪潮的席卷下,教育行業互聯網化愈加明顯。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在該《意見》中提到“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推進‘互聯網+教育’發展,按照服務教師教學、服務學生學習、服務學校管理的要求,建立覆蓋義務教育各年級各學科的數字教育資源體系” ,明確對“互聯網+教育”表明支持態度。
《2018年度中國在線教育市場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約為3134億元,同比2017年的2161億元增加了45.02%。預計到2019年將突破4000億元。在用戶規模方面,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發展快速,從2017年的1.44億人增長至2018年的2億人。
巨大的市場需求與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讓互聯網在線教育的熱度逐年升溫。在線教育用戶逐年增加,大量資本紛紛入局,市場前景被持續看好。但是,喧鬧背后“隱憂”猶在,“互聯網+教育”的模式并非沒有缺陷,市場中不乏各種各樣的亂象。
例如,因涉嫌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而屢屢見諸報端的尚德機構。這家在線教育機構在最近一段時間里因為種種負面新聞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虛假宣傳、誤導消費,尚德機構屢次被罰
據有關媒體報道,今年5月,尚德機構因虛假廣告受到了北京市石景山區市場監管局的處罰。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尚德機構主要提供成人自學考試課程的在線培訓,自2018年11月2日至2018年12月2日,其在手機端的UC瀏覽器(UC頭條)上發布了內容含有“別再買假學歷!北京有種本科學歷一年學完,國家承認!”的廣告。
但是根據調查核實,尚德機構并沒有頒發學歷證書的權力,要想取得本科學歷還是要參加國家的統一考試,也就是說尚德機構的學員在一年內學完相關的專業課程后,如果不參加國家統一考試也不能取得本科學歷,其發布的廣告明顯內容夸大事實,與實際情況并不符合。
由于尚德機構虛假宣傳的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的相關規定,石景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尚德機構做出罰款279294.90元的行政處罰。
但這并不是尚德第一次被行政罰款,就在去年9月份,尚德機構也曾因為虛假宣傳被北京工商部門罰款90萬元。
在去年9月份的處罰決定書中提到,尚德機構在提供自學考試咨詢服務的過程中,宣稱“錯過2018年上半年自考報名時間后可以學籍補錄成為老生學籍、早報名而不用考數學跟英語、晚報名考試科目比現在多,難度比現在高”,此行為同樣“坐實”尚德機構對商品進行了虛假和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存在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情況。
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尚德機構目前已被有關部門行政處罰五次。然而,即便屢屢被處罰,尚德機構卻始終“我行我素”。
霸王條款、誘導消費,尚德機構投訴不斷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尚德機構目前在新浪旗下黑貓投訴平臺的投訴量多達一千三百多條,在21CN聚投訴上的投訴貼更是達到了四千五百多條,投訴內容主要涉及霸王條款、退費難、誘導消費、客服態度惡劣等方面。而根據有關媒體報道,包括尚德機構、英語流利說、達內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在線教育機構還曾“榮登”2019年第一季度的教育投訴“黑榜”。
去年3月份,有記者通過暗訪、應聘尚德機構“學習規劃師”的崗位,揭露了該機構內部的多種“套路”。尚德機構的銷售員飾演多重身份,通過虛假承諾補錄學籍、勸轉專業、虛假優惠等手段達到招攬新學員的目的。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如果有學員中途想要退課,就會面臨很大的阻礙。
央視還曾曝光尚德機構的“霸王協議”。尚德機構在其《網絡培訓服務協議》中聲稱,消費者“一旦報名,自動生效”,但協議上只有“北京尚德在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單方的蓋章,卻沒有消費者的任何簽章信息。而大部分消費者反映,在發起退費申請之前,從不知曉《協議》的存在。直到發起退款申請,消費者才被尚德機構告知要扣除25%的注冊費。
不僅僅是霸王條款讓學員承擔大額的損失,在調查中發現,尚德機構還會偽造學員身份信息,引導學員貸款,最終讓學員陷入“退費無門”的境地。
根據尚德機構發布的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尚德分期貸款覆蓋率已達78.3%,增長迅猛,相比之下這一數字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別為32%和73%。但尚德機構教育分期業務的突飛猛進卻來源于尚德貸款的激進推廣策略。據有關報道,如果學員是在校學生、沒有穩定收入,尚德機構會通過偽造學員的身份、住址等信息達到辦理貸款的目的。
一旦消費者申請退課、退款,尚德機構便以“拖字訣”的方式逃避問題,而在這期間消費者的貸款并不會停止,如果消費者不進行還款的話,將會嚴重影響到消費者的個人征信。
除了霸王條款、誘導消費等問題外,在針對尚德機構的投訴中,教學資源與教學質量不符也成為消費者投訴的一大方面。有不少學員對授課老師課堂的評價是“照本宣科、念PPT”。而尚德機構的招股書中也坦言公司確實有一部分教師沒有教師資格證,存在資格風險。
2018年財報顯示,尚德機構2018年的凈收入為19.7億元,較2017年上漲103.5%,同時新生入學人數為52.6萬人,同比增長35.6%。但尚德機構整體仍然在虧損,凈虧損達9.3億元,同比增長0.9%。與此同時,2018年尚德機構營業費用為26.72億元,較2017年增長54.7%。
很明顯,“重廣告”而“失教育本性”的尚德機構一直在“泥沼”中“表面風光”。資本的眼睛也很雪亮,相比于上市初期的高點,尚德機構目前的市值已經跌去了85%。未來如果尚德教育繼續屢教不改,那無異于是“自掘墳墓”。
|